想念河南

2004年之后,对于我来说,河南成为一个温暖的词汇。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去朗诵,但是每次偶然邂逅这两个音节,总是要小心翼翼地念出来,带着一点点不足为外人道的想念和温柔。

虽然,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我一直在看今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消息。居然,那些胜负排名,仿佛是在演我这几年的悲喜剧。从一开始呼声很高的江苏,到后来一度异军突起的青岛,再到后来苦苦纠缠的广州,排在前列的球队,他们所在的城市,就构成了我这几年几乎所有的故事。最后,河南和浙江一起携手了。你的河南,我的浙江。我为这个结果,偷偷地开心了很久,很久。

纪念册(2)

这是出国前我收到的纪念册里的另一篇。作者叫“年轻的法海”,也是一个一起成长的伙伴。他远远地看着我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失恋。我看着他来到北京,又离开。刚到北京的时候有一些夜晚他睡在我家的沙发上,和我的小单人床并列,我们经常在黑暗里聊到快天亮,就好像回到了我们各自所经历过的大学时代。我们有太多共同认识的朋友。他曾经的爱人,后来成了我的好朋友。反过来,也有相似的关系。而在我们周遭,我们分别都卷入了许多枝蔓丛生反复纠缠永远无法理清的暧昧复杂关系。但是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却是那么简单,一如那些卧谈的夜晚,月光淡淡地照进我在三源里小区的家,洒落一地清辉。

和某男Happy Together

和某男是怎么认识的,我已然忘却,恍恍惚惚觉得该是在中国先生网,那时似乎某男叫黎耀辉。那时正是春光乍泄大热的时候,梁朝伟演的黎耀辉,张国荣演的何宝荣,一开场就抵死缠绵,场面很火爆兼惊悚。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见惯了各种各样的A片非A片,早已把这部当时看得心潮澎湃的电影扔在了抽屉最深处,可某男还仍然执著地使用着这部片子的英文名字来作为他msn的名字、网站的名字……可见此人的执念之强。 继续阅读“纪念册(2)”

我的名字叫绿。

我穿绿色的恤衫和绿色的裤子在南中国的大陆边缘旅行。我在江南的小巷遗落了一顶被人垢笑自己却极钟爱的绿色帽子。我带着我绿色的ipod在北京的沙尘和人海里私奔。我和我绿色的背包沉默地走在我私人的百老汇大街上。我固执地爱这一种颜色。我就是这种颜色。我的名字叫绿。

我这边很凉 你那边几度

我从来不曾去想你那边几点,或几度。

时间好算,只是把AM换成PM那么简单,飞了一个大洋再一个大陆,连时针都不用调。但我总是学不会换算摄氏和华氏。所以也没有概念到底有多热或多冷。只是觉得凉。光脚踩在木地板上觉得凉。半夜一个人在108街上觉得凉。

纽约。这个我其实从来不曾有过期待的城市。其实我所有的梦想不过是如一个观光客般穿一件I♡NY的恤衫。所以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为什么把自己连根拔起寄种在这里。然后看着自己枯萎。

我只是想要爱恨情仇。想要加了三种toppings的暴风雪。想要想醉就醉。想要在夜里牵着少年们的手在月光里走。

我喝了一点红酒。但是不想跳舞。所有的派对都那么早结束。我只是想做一个有三环路和百花胡同的梦。

九月

1。

没日没夜地看书,看柏拉图、福柯、苏珊桑塔格、玛格丽特米德,有时看着看着就走神睡过去,然后转瞬间一个激灵醒来。经常,片刻的时间里,居然就做了个零碎的梦。

2。

纽约的夜很凉。半夜1点或者更晚,从图书馆出来,总是竖起衣领。从学校到公寓的一段路,晃悠着走上20分钟,就是我紧绷的一天里仅有的消遣。

很累的日子,但是也很快乐。是那种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会自言自语笑出来的的快乐。 继续阅读“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