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到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也许是好久没见到真正的城市,车一进入绵阳城内,看到这个比铁岭还要大的大城市,我就兴奋不已。经过绵阳火车站的时候,我激动得直挥手。
走在路上,感觉很亲切,是南方城市的味道,街上有大树绿荫,半夜灯红酒绿,人潮汹涌,市井气息浓郁。 继续阅读“川甘行”
14号到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也许是好久没见到真正的城市,车一进入绵阳城内,看到这个比铁岭还要大的大城市,我就兴奋不已。经过绵阳火车站的时候,我激动得直挥手。
走在路上,感觉很亲切,是南方城市的味道,街上有大树绿荫,半夜灯红酒绿,人潮汹涌,市井气息浓郁。 继续阅读“川甘行”
1。 梦见在纽约总共只见过三四次的路人甲。
2。 去了个茶楼,喝喝茶,嗑嗑瓜子,同学说,“这里是本地的曼哈顿!”
3。 后天就要去LZSB的故乡,不知道那里是不是真的有烧饼?不过可能也没机会考证。明晚7点到北京,后天早上8点飞兰州,然后立即从机场坐7个小时的车去某县。此后十天,天天是这样的行程。想想就恐怖。 继续阅读“猥琐”
我家方圆2。5小时车程内有三个机场,以前都是从北京飞到杭州或者宁波。我爸自己不开车,每次都是以权谋私让司机来接,所以这次我干脆就选了最近的台州机场。第一次直接飞到家门口,感觉很不一样。
稍稍再远一点,还有义乌机场和温州机场——浙江的机场密度,恐怕是全国第一了吧? 继续阅读“回乡笔记(8)”
特别要谢谢7L和麦芽两位同学,背着200G重的硬盘和120G重的笔记本,从北京的东南西北,背到了风骚浙人,又背到了南锣鼓巷,为的是把他们的mp3拷给我。
7L收藏了好多经典。麦芽则是通吃,不管什么歌星什么专辑古今中外基本都有。 继续阅读“回乡笔记(7)”
早上4点睡的觉,8点半就被电话吵醒了,是百安居的人确认周六过来装地板。
又眯了会儿眼,然后爬起来去小区门口吃早餐,要了一屉包子和一碗豆浆。包子吃到第8个的时候,装吊顶的人来了。
安顿好吊顶工人,跑到小区对面的农贸市场买排风扇的风管,又过去看了下吊顶施工现场,然后回家打电话确认窗帘明天送货,洗脸柜和马桶今天送货。 继续阅读“真累”
早上4点睡的觉,8点半就被电话吵醒了,是百安居的人确认周六过来装地板。
又眯了会儿眼,然后爬起来去小区门口吃早餐,要了一屉包子和一碗豆浆。包子吃到第8个的时候,装吊顶的人来了。
安顿好吊顶工人,跑到小区对面的农贸市场买排风扇的风管,又过去看了下吊顶施工现场,然后回家打电话确认窗帘明天送货,洗脸柜和马桶今天送货。 继续阅读“回乡笔记(6)”
永远忘不了那天在旧金山,沿着幽静的卡斯特罗街一路走到头,站在坡路上看不远处的卡斯特罗街区,沐浴在黄昏的微光和璀璨的霓虹之中,散发着神奇的光泽。
也忘记不了,在那一个个小酒吧里,和陌生人们随意聊天,拍照,碰杯,拥抱。
午夜喝得醉醺醺从酒吧出来,我还拿出手机,在卡斯特罗电影院的大幅Milk海报前自拍留影。 继续阅读“我爱旧金山”
在美国的时候,中国是一种遥望、一种寄托、一种安慰、一种姿态和一种依靠。可是,当真的把双脚重新踏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地呼吸这里的空气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纽约时报有一个祖籍台湾的华裔记者,叫Jennifer 8。 Lee,是我一个哥大同班同学的哈佛本科同学。我参加过一次她和一堆美国中学生的座谈,那时她刚从中国旅游回来,她鼓励那些小孩子走出美国去看看世界。她说,等你看到了别的国家,你就会对美国有新的看法,就会更加热爱美国。 继续阅读“回乡笔记(5)”
下午到我们的中国办公室转了一圈,谈好了下月出差的一些细节。对方的新闻处处长是个美国人,稍稍有点不那么友好。老板昨天写信和我提前打了招呼,因为上次的合作不太顺利,所以对方有点不满意也算正常。好在出差也不和他一起去。 继续阅读“回乡笔记(4)”